些年來,建筑資質申請政策正在不斷的發生著新的變化,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雖然遇上疫情,但是疫情復工后,建筑企業也依然作為任何行業榜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到建筑市場行業當中。正因為如此。市場也逐漸出現“狼多肉少”的情況,對于剛起步的建筑企業來說無疑是市場給出的一個重要挑戰。
更為關鍵的是,建筑公司成立以后想要承接建筑工程首先必須要先取得建筑施工資質,無論是從15年資質就位,還是.近這年來施行的資質告知承諾制制度,或者說現在實行的資質電子化網上申報流程模式,這些資質申請政策上的變化都在無時無刻影響著建筑企業申請資質,過去申請建筑資質主要就是對于人員方面的考核,湊齊相關資質標準中的人員,然后就是準備好公司的材料組卷上報就可以了,不過這種資質申請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式了。現在網上云申請建筑資質變得更為快捷,企業可以根據需要先辦理資質告知承諾制取得資質證書以后再去著手準備資質標準的人員和業績等方面材料,可以說是大大減少了企業辦理資質的時間,也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審批流程。新的政策對于建筑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也必須要嚴格履行新的資質政策要求,那么建筑資質新政策下對于建筑企業有哪些具體影響呢?來看致遠管理給大家分享
一、新的資質改革政策下,建筑企業資質辦理越來越嚴格
1.全國社保聯網徹底封死了人員掛靠之路:
全國社保聯網正式完成以后無論對于建造師,對于企業,對于申請建筑資質來說都是有很大影響的,建筑行業.重要的就是人證合一,人證分離的模式即將消失,只要是社會保險和證書注冊單位不一致的,都將被查出來,人證分離的掛證今后將不復存在。一旦實現全國社保聯網,人才證書掛靠就將受到強有力的制約,今后建筑企業想要并且長期取得資質承接工程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施工團隊才可以,這樣一來,那些不具備自己人才團隊的企業就會被攔在資質門檻之外,即使是取得資質也不是長久的,隨時都會因不符合建設主管部門的動態核查要求而被收回資質證書。
2.對于個人職業資格的強化:
多年來,我國在建筑市場準入方面一直實行企業資質管理制度,而對直接決定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從業人員較少進行執業管理。一方面難以落實工程建設的具體責任,另一方面企業資質還容易成為交易的商品,引發一系列行業亂象。
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即通過資格考試確保關鍵崗位的人員具備必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通過誠信和執業監管來強化執業人員在工程建設中的權力、義務和法律責任。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應把握這一發展方向,通過建立企業人才體系來打造核心競爭力,**在行業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
3.對于工程業績審查變得更為嚴格:
近年來,資質審查對業績的考核越發嚴苛,根據上一年2019年1-10月份申請建筑資質企業總數是4千多,同意數量為600左右,通過率僅15%,而大部分申請不通過的企業,大部分都是業績不達標。另外,資質審查對建筑企業業績的監管也更加嚴加管范,要求業績必須錄入一體化平臺才能記為有效業績,妥善保管所有相關資料的同時,建筑企業還應該將相應的工程業績錄入“省一體化平臺”,未錄入工程業績的企業資質申報將不予受理。建筑企業應該保管好能代表工程業績的中標通知書、企業所承擔的項目的合同書、所獲得的榮譽證明,竣工驗收證明等有效的證明材料。
4.對于企業信用約束深化:
建筑資質精簡后,在無資質要求的工程招標中,“信用”將成為施工單位參與投標的重要參考依據。企業資質淡化后,從業人員信用也將是執業資格的重要考量,而無論是企業資質制度還是個人執業資格制度,信用都是未來的監管關鍵。當前,政府正在逐步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新體系。
早在2017年4月住建部印發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未來的建筑市場準入將采用資質許可、信用約束和經濟制衡相結合的模式。規劃還指出將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對信用良好、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能夠提供足額履約擔保的企業,在其資質類別內放寬承攬業務范圍限制。
2020年已經開始全面實施.新的建筑資質申請政策,在新的資質政策改革之下,直接影響的就是建筑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百榮多年來代辦建筑資質的經驗得知,建筑企業能否在新的政策之下立足哪還要看企業是否具備真正的施工能力才可以,那么具體新的資質申請政策帶給建筑企業的都有哪些影響呢?具體影響如下:
二、新的資質政策下,企業取得資質容易存活下來卻很難。 根據百榮統計,建筑施工企業起碼要面臨以下5項生存難題:
1.全國社保聯網后,建筑企業要想平安度過信息共享平臺的監督,就得給掛靠過來的人員長期交社保。
2.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日常監督、長效監管、巡回檢查相輔相成,建筑企業必須每一步都走得身正影子直。
3.勞務企業和包工頭不合法,施工總承包企業需要一力承擔建筑工人管理、建筑工人工資發放、分包和分包模式轉型等重擔。
4. 從2019年1月1日起財稅改革,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建筑企業必須按員工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經營成本大大增加。
5.失信懲戒力度加大,建筑企業一旦觸碰欠薪、質量安全問題、揚塵管理不到位、手續辦理不全等等68種失信行為,輕則進入黑名單,重則逐出建筑市場,因此,墊付工人工資等背鍋行為,建筑施工企業是逃不掉了。
在建筑資質新政策下,通過合并減少了多項專業資質,提高了資質升級的門檻,并且強化總承包資質讓中小企業辦理資質越來越難。建筑行業必將面臨一次重新洗牌,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建筑企業一定要把握好機遇,努力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這才是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無論資質申請政策如何改變,對于企業辦理資質的要求只能是越來越嚴格,新的政策全面實施,企業只有嚴格的遵守新的政策要求,才能利于穩定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