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人眼里,這是一所非常嚴謹的頂級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是不遺余力,為國家輸送了大量人才。
然而,最近有一位西工大的美女教授,她的論文被一位在讀博士生發現了非常奇怪的現象,有很多問題很難解釋。
這篇題為《3D打印柔性應變感應器》的論文在1月14日發表在美國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通訊作者一共有3位。
分別為西北工業大學院士黃維,南京工業大學教授朱紀欣以及一位很漂亮的女博士,她在論文上的頭銜是西北工業大學助理教授。這位美女就是李瑞梓博士。
一個助理教授和院士名字并列在通訊作者欄,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但還在接受范圍之內,但從時間線上推斷出來的結果讓人無法接受了。
從論文的評審時間來看,這篇論文同行評審時間可以看出,提交時間是在2020年7月,那么撰寫時間應該至少提前3個月,也就是論文是在2020年4月份開始撰寫的。
然而,這位李博士2020年7月剛剛從陜西科技大學畢業。那么她是如何在4月份還沒畢業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會被西北工業大學聘用,并直接把頭銜寫在論文上的?
這位美女的博士畢業論文是《柚子皮衍生碳材料的結構調控及其儲鋰/鈉新能研究》,很明顯這個方向和黃院士的研究方向相去甚遠,并無任何共通甚至借鑒的地方。
那么這位女博士是如何在自己做畢業設計的同時,還同時參與到完全不同研究方向的黃院士團隊,且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不然一個博士生何德何能可以和一位院士并列為通訊作者?
查看一下這位美女博士的履歷,2011年9月至2017年7月,陜西科技大學本碩,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陜西科技大學博士生。
當然,出生雙非學校只能說明學校不是很過硬,但并不能說明學術能力不行。前一段時間就有雙非學院的學生在頂刊《自然》發表論文的案例。
然而,這位李博士在讀博期間發表的論文,連一篇子刊的都沒有,這個學術水平被985名校聘用顯然不能讓大眾信服。
更何況,從2019年開始,西北工業大學除了馬克思、人文經管和民航等小眾學院外,所有的學院助理教授招聘已經停止,人才必須按照準聘副教授應用,或者做兩年博士后。
不知道這位美女博士是憑借什么學術能力或者其他才能打破這個聘用制度,硬是以助理教授的身份被這所985高校聘用?
更讓人驚訝的是2016年,這位美女已經在讀研二,在“挑戰杯”競賽中獲得國家競賽獎3項,省級競賽獎4項,校級競賽獎6項。
獲得這些成就的她在被記者問及創新創業比賽期間,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這位美女給出的答案驚呆了所有人,最大的收獲是學習到了制作海報和PPT。
大學在人才聘用上不拘一格,不唯學歷本來是一件好事。然而大學畢竟是做學術的地方,是教書育人的場所。
985高校作為大學的頂流,在人才的聘用上理應要求更高,也更為嚴謹。很顯然,這位美女博士的自身條件和學術能力都和學校的要求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