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陰雨綿綿,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清涼,同時,也為很多朋友帶來了睡意。然而,一些人不禁會疑惑,這種天氣為什么會改變我們的精神狀態呢?本文將為您講述雨天的自然環境特點對人體的影響,以及人體是如何因為雨天而產生睡意的。
首先,在雨天我們很容易聽見雨水落下的聲音,這種聲音其實是一種白噪音。白噪音是指一段聲音中頻率分量的功率在整個可聽范圍(0KHZ~20KHZ)內都是均勻的。這種聲音往往具有音量小和重復的特點,不斷重復的低音會使我們覺得無聊與困倦,有助于人們平靜心情,可以起到輔助的鎮靜催眠效果。在現實生活中,山間的流水聲、林間的蟲鳴聲、海邊的浪濤聲都是白噪聲,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這些情景都使人覺得平靜。除此之外,家里洗衣機、電風扇、空調所發出的白噪聲,都有助于加速我們的睡眠。雨天里,人們長時間享受著雨水落下的白噪聲,便更容易產生睡眠的欲望。
其次,在陰雨天氣,空氣中濕度較大,含氧量降低,此時粒徑小、活性高的負氧離子含量會上升。這樣的負氧離子可以促進單胺氧化酶的氧化脫氨基作用,減少腦組織中的5-羥色胺,從而引起內分泌及神經系統對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和植物神經系統的調節。這樣,人體內由于吸入了負氧離子,神經得以放松,緊張的情緒得以舒緩,從而更接近于睡眠的狀態。
然后,雨天的光線強度降低也增加了我們的睡意。天空中往往陰云密布,這些陰云阻擋了陽光射入地面,所以,陰天的光照強度相較于晴天會低很多。人體處于這種偏暗的環境中,相較于晴天會增大褪黑素的分泌量,這會使人們的神經更大程度的得以放松,所以產生更多的困倦感。
綜上所述,相較于艷陽高照的天氣,雨天人們更容易產生睡意,是我們的身體對于雨天獨特的環境所做出的正常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