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倉儲也是一個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倉儲過程。如對冷鏈倉儲過程的控制不夠準確的話,將會導致商品品質降低,以及組織結構上的改變、顏色的改變、碰撞擠壓中的損傷以及微生物的繁殖等。因此,需要完善冷鏈倉儲過程中的包裝與存儲形式、儲運與管理手段、溫濕度記錄儀或者溫濕度監控系統、冷鏈數據管理平臺等高效運營模式,有效改善和優化冷鏈倉儲管理流程并使之符合相關法規與標準,使企業在營運成本和質量控制間找到較佳的平衡點,以充分保障商品品質,為客戶創造持續的價值增長。
01
冷鏈倉儲單元化與標準化
冷鏈倉儲系統主要包含托盤等單元器具、各類貨架、搬運設備、溫濕度監控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等。規范冷鏈倉儲的裝載單元、集成單元,包括貨架的包裝單元尺寸、托板尺寸和其他配套設施,是確定整個冷鏈標準的基礎。
冷鏈倉儲對存儲設備、存儲環境的要求很高,在對冷鏈倉儲系統進行規劃設計時,由于冷鏈倉儲的裝載單元、集成單元的非標準化、定制化直接關聯到所有冷鏈對接設施的技術尺寸,是冷鏈倉儲設施進行設計規劃的基礎技術數據來源之一,直接影響倉儲系統解決方案的確立、規劃設計與優化、存儲設備庫容量及其搬運設備的運行效率,也不利于第三方冷鏈企業之間進行倉儲管理與運作服務。因此,實現冷鏈倉儲的單元化、標準化,可通過對資源的較佳配置,讓冷鏈倉儲系統在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的同時,降低物流系統總成本,獲得較佳經濟效益
02
冷鏈倉儲環境下的控制要素
冷鏈倉儲環境下的控制要素包含產品特性、冷鏈倉儲設備、處理工藝和作業管理等方面:
1:產品特性方面的控制要素包括原料品質和耐藏性等。不同原料存儲溫度條件、冷卻方法和單元包裝要求等都會有差異。冷藏產品的品質變化主要取決于控制溫度計溫度的可變化范圍,存儲物品的溫度影響,甚至存儲物品表面溫度與內在溫度間的溫度梯度也會對其品質產生影響。有資料表明:在常溫中暴露1小時的食品,其質量損失可能相當于在-20℃下貯存半年的質量損失量。
2:冷鏈倉儲設備的控制要素包括:冷鏈倉儲設備的數量、質量及其在庫房內的布局與控制管理模式、溫濕度監控系統與管理運營平臺、低溫環境和保鮮貯運工具等。針對冷藏冷凍手段與工藝選擇適合的冷鏈倉儲設備,以確保冷鏈倉儲環境符合環境溫度、濕度、氣體成分、衛生等要求。
3:處理工藝條件的控制要素包括:冷鏈倉儲的工藝水平、包裝條件和清潔衛生程度等。
4:人為條件的控制要素包括:管理模式、快遞作業和對食品的愛護等。
5:影響冷藏或冷凍效果的要素還包括:存儲物品的生化特性、冷卻方法和冷藏工藝條件等,如采用人工調節冷鏈倉儲環境下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以減緩新鮮制品的生理作用及生化反應的速度,延長存儲物品的貨架期。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影響的,如冷鏈倉儲設備條件對處理工藝、管理和作業過程均有直接影響。
03
冷鏈倉儲環境下貨架鋼結構的設計規劃
通過對冷鏈倉儲環境下的貨架結構的設計規劃與思考,分析與冷鏈倉儲相關的設備所設計規劃的側重點,嚴格控制每一個影響因素,既充分發揮每種設備的性能優勢,又利用不同設備的特點進行互補,從冷鏈倉儲整體系統的角度去優化、合理布局和管理,實現較佳的冷鏈倉儲運行效率,服務于整個冷鏈系統。
確定貨架鋼結構尺寸、鏈接、構造等;
在鋼貨架結構設計規劃之初甄別出結構影響因素;
冷鏈鋼貨架結構設計規劃要有系統觀和發展觀;
冷鏈鋼貨架結構設計規劃的其它細節。
根據已確認的冷鏈倉儲鋼貨架結構規劃方案,合理布局溫濕度監控節點、信號反饋布線、照明系統、搬運系統等,建立完善的運作監控系統與管理運營平臺,合理調配存儲貨運,建立合理的存儲作業環境、出入庫頻次和順序,確保冷鏈倉儲品質和存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