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腐爛病與粗皮病都是蘋果樹的枝干病害。怎么分辨蘋果樹腐爛病和粗皮病?
腐爛病其病原為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稱蘋果黑腐皮殼菌,屬子囊菌亞門,秋季形成子囊殼。子囊孢子無色,單胞。無性世代為 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稱蘋果干腐爛殼蕉孢菌,屬半知菌亞門。在樹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小黑粒點),產生多個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無色,單胞,臘腸形;蘋果粗皮病又稱為赤疹病,是一種因為錳過量而造成的生理性病害。
蘋果樹腐爛病有潰瘍、枝枯和表面潰病3種類型。潰瘍型在早春樹干、枝樹皮上出現紅褐色、水漬狀、微隆起、圓至長圓形病斑。質地松軟,易撕裂,手壓凹陷,流出黃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干縮,邊緣有裂縫,病皮長出小黑點。潮濕時小黑點噴出金黃色的卷須狀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現病斑,邊緣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漬狀,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點。表面潰瘍型在夏秋落皮層上出現稍帶紅褐色、稍濕潤的小潰瘍斑,病斑邊緣不整齊,一般2~3cm深,干縮后呈餅狀。晚秋以后形成潰瘍斑。
蘋果粗皮病癥狀主要出現在枝干上。幼樹從主枝開始發病,個別主干也有發生。高接換頭樹,主要從嫁接部位以上發病,原有主干多不發病。初發病樹,多從8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在當年生小枝上形成直徑小于l毫米的棕色或青色小圓點,稍微凸起。隨著病情發展,在2~3年生枝條上形成圓形或不規則的疤疹。個別年份發生嚴重的果園,在當年生枝上也產生疤疹。疤疹破裂后,表皮凹陷,樹皮緊縮,逐漸形成以縱裂為主的特有粗皮癥狀。
2.發病規律
蘋果樹腐爛病病菌在病樹皮和木質部表層蔓延越冬。早春產生分生孢子,遇雨由分生孢子器擠出孢子角。分生孢子分散,隨風周年飛散在果園上空,萌發后從皮孔、果柄痕、葉痕及各種傷口侵入樹體,在侵染點潛伏,使樹體帶菌。6~8月份,在樹皮形成落皮層時,孢子侵入并在死組織上茲生蔓延至健康組織。翌春迅速擴展 ,形成潰瘍斑。病部環縊枝干即造成枯枝死樹。此病一年有兩個擴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當樹勢健壯、營養條件好,發病較輕。當樹勢衰弱,缺肥干旱,結果過多,凍害等因素,常引起病害大發生。
粗皮病削取病皮,可見韌皮部有棕色沉積物,有時沉積物可深達木質部,嚴重阻礙樹體中養分的運輸。病樹根系發育不良,新根量少。據于調查,重病樹新根量(干物質重),僅為正常樹的30.6%;中等病樹的新根量,為正常樹的63.1%。葉片瘦小,新梢少而短,個別枝條從當年9月份開始至土壤封凍前枯死;嚴重時導致樹體死亡。
如果您對果樹的病害還有什么疑惑,歡迎咨詢山西芮城華農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我們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防治果樹腐爛病的農藥的銷售商,是經國家農業部核準的定點農藥生產企業.